一刀惊毫厘,百鸟朝凤来
2020年8月28日,传媒与人文学院“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浙西的衢州常山县乡村振兴讲堂开展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蛋雕”的调研实践活动。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起源于6世纪的复活节彩蛋。蛋雕作品种类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等,它融雕刻与绘画技巧于一体,通常会运用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
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就有了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赠送红鸡蛋图吉祥如意的习俗。经过长久的演变,彩蛋工艺日臻细腻。如今,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在一代代人的不懈传承下,蛋雕文化不仅没有被历史的洪流所湮没,还吸引了更多人们的目光和赞叹。其中,衢州市常山县的青年匠心蛋雕文化十分出彩。
溪谷深处,湖水周围,座落着村庄,阳光映照着村里果树园中斑斓的色彩,一切都很宁静。实践团队在这片宁静中抵达了目的地,与采访目标——常山县青年非遗传承人戴理平老师会合。
“初中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蛋雕的专访我就陷进去了”“都说以卵击石,鸡蛋壳又薄又脆,怎么就能拿把刀子在上面刻呢?”据戴老师回忆,年幼时的他经常在电视机前看得入迷,老艺人每回落刀,他的心就跟着悬起来,生怕鸡蛋壳碎了。
那时,怀着满腔热情,戴老师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刻刀工具,开始独自钻研。他从刻字练起,《兰亭序》全文408个字,他逐字刻过去。“每天用掉二十来个鸡蛋壳,刻成一个字再换下一个字。”那时候,戴理平隔三差五就给街坊邻居送去刻好的鸡蛋。起初,父母也不理解,好好一个小伙子,整天呆在家里,在小台灯下一坐就是半晌,拿把刀还真能在鸡蛋壳上雕出花来?但拗不过戴理平的执着,即使刚开始每个鸡蛋都要被刻破,只要有一个没刻坏,他就很有成就感。半年后,全套《兰亭序》刻完,落刀的力度有些分寸了,他开始着手刻图案。
2010年,戴理平老师偶然结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淞南蛋雕技艺”的传承人袁家钊,在老先生的指导下,他还掌握了浮雕、阴雕、阳雕、镂空等手法。
他告诉同学们,如果不是有家人的支持,这条路他也是走不下去的。“这条路很艰辛,我也是熬过来的,因为我是真的喜欢。”
“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我应当肩负起蛋雕传承的责任,我真的非常热爱这项工艺” ,谈起传承,戴理平老师认为从学生教起可以扩大受众范围,同时,也能积累可观的影响力,一举两得。
滑动查看更多
抗疫期间,戴理平老师以常山的《胡柚娃》、张琪护士、李兰娟院士和钟南山院士等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的蛋雕作品,将这些作品捐给了图书馆、文物保护所和博物馆以及赠予抗疫护士。他说到:“放在他们那里,会赋予这些作品更大的意义。”
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此次调研,同学们更加深层地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震撼和背后的人文情怀与故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愿天下再无流浪之非遗,愿世间美好皆有回响。
传媒人,永远在路上!
推荐阅读
文字:徐效帆
图片:毛梦琳
排版:张璐
审核:于骏